2023年工作計劃如下:
品牌創(chuàng)建
實施博物館定級工作;
戈公振故居和黃逸峰故居申報省保;
戈公振故居創(chuàng)省新聞工作者協(xié)會“江蘇省馬克思主義新聞觀實踐教育基地”;
社教活動爭創(chuàng)行業(yè)特色。
社教活動
著力打造地域品牌,利用轄區(qū)人文資源,采取“博物館+”的角度,通過文化遺產活化、志愿者引領、沉浸式體驗等方式,精心打造文化研學活動。全年不少于25場自創(chuàng)品牌特色活動,各類共建活動百余場。
精品展覽
努力提升三樓臨展廳,繼續(xù)通過借展的方式文化納新,引進全國更多優(yōu)質展覽,讓地方百姓在家門口得到品質享受;
擬借展安排如下:
1月17日至2月9日,承接南京市民俗博物館“衣飾平安歲 身居快樂時——南京市民俗博物館館藏兒童用品展”;
2月18日至3月15日,承接常州市金壇區(qū)博物館“銅”你說話——青銅器精品展;
3月25日至4月26日,承接廣東瑤族博物館(清遠市博物館)“多彩瑤族——瑤族風情展”;
4月29日至6月11日,承接南京博物院“清代官窯瓷器中的故·事”展覽;
9月29日至11月10日,承接新四軍江南指揮部紀念館“擎旗江蘇——新四軍東進北上革命文物巡展”;
11月至12月,承接“翰墨同心 筑夢同行——如皋東臺書畫聯展”展覽工作;
春節(jié)期間,策展“東臺百姓家藏地方名人書畫專題展覽”;
文物工作
1.加強文物保護工作
認真研讀國家、省文物局各項政策,嚴格依照各類別文物保護標準開展工作。
依據實際情況,對我館文物保護制度和文物庫房管理制度進行補充完善。
推進庫房環(huán)境升級改造,文物保管工作科學化、規(guī)范化、信息化管理和建設。
2.開展文物征集工作
有計劃、有目的地開展藏品的征集、征購工作,尋求社會捐贈,充實我館的文物藏品。
發(fā)布征集信息,及時與東臺名人之后、非遺文化傳人或相關專業(yè)文物機構聯系征集事宜。
依據實際情況繼續(xù)完善文物藏品征集制度。
3.拓展文物研究工作
繼續(xù)整理泰東河遺址考古發(fā)掘項目移交文物。
組建泰東河遺址出土文物研究小組,對文物藏品進行專業(yè)研究。
協(xié)助南京博物院考古隊做好繆杭遺址出土文物及其開展的鹽業(yè)遺址考古調查項目的后期資料的整理工作。
跟進東臺地區(qū)古鹽業(yè)考古項目的后續(xù)研究工作。
4.進行書畫修復工作
我館館藏書畫文物搶救性保護修復項目已進入招標程序,預計明年初開始實施。我館擬派專人跟進書畫文物的修復工作,邀請專業(yè)評估監(jiān)督,保證修復工作保質完成。
5.夯實業(yè)務學習根基
我館作為基層館,學術專業(yè)研究人員少。擬在2023年每月至少組織一次業(yè)務學習,方式包含收聽專業(yè)學術講座(線上或線下),內容包括博物館運營管理、文物安全、文物研究等方面內容。在博物館免費運行和文物安全保管工作上,向其他成熟的博物館學習先進的管理經驗和管理方式。與時俱進,及時掌握行業(yè)最新技術和學術動態(tài)。
6.實施文物移交工作
完成出土文物的移交工作,登記造冊。組建資料整理小組,完善文物檔案,加快相關文物研究工作,增強文物資源的活化利用,豐富博物館館藏資源。
7.推進藏品定級工作
計劃組建館藏預定級文物遴選工作組,邀請專家,對我館館藏珍貴文物進行遴選,由工作組編制館藏珍貴文物定級申報方案并及時上報。
工程項目
1.擬實施東明電氣股份有限公司舊址修繕工程項目招標工作
2.擬編制東臺市博物館三處文保單位展陳和基礎設施提升方案
3.擬實施東臺市博物館館藏書畫文物搶救性保護修復項目
申報方案:
1.擬編制東臺市博物館館藏文物預防性保護申報方案(二期)
2.擬編制東臺市博物館藏品數字化保護項目方案
田野考古
繼續(xù)協(xié)助南京博物院進行東臺全域考古調查,對全市進行考古勘探,進行繆杭遺址田野考古。
|